公司產品   Product
你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動態 > 直擊現場:揭開三峽工程“後的謎底”

直擊現場:揭開三峽工程“後的謎底”

更新時間:2018-08-02      點擊量:2337


    上海晟皋電氣網訊:洪峰兩(liang) 度過境,才放晴一天。鳴笛過後,載著“大江奔流——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”采編人員的客輪緩緩駛向三峽大壩。在落差80多米的兩(liang) 個(ge) 江麵,客輪通過三峽升船機“翻越”了大壩。

直擊現場:揭開三峽工程“後的謎底


    三峽工程全稱三峽水電站,即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,位於(yu) 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(nei) 的長江西陵峽段與(yu) 下遊的葛洲壩水電站構成梯級電站。
    三峽水電站(三峽工程)是世界上規模大的水電站,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大型的工程項目。而由它所引發的移min搬遷、環境等諸多問題,使它從(cong) 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,便始終與(yu) 巨大的爭(zheng) 議相伴。三峽水電站的功能有十多種,航運、發電、種植等等。三峽水電站1992年獲得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(hui) 批準建設,1994年正式動工興(xing) 建,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開始蓄水發電,於(yu) 2009年全部完工。

     三峽河段東(dong) 起中水門,西至廟河,全長59公裏,是連通長江中上遊的咽喉要道。長江航運,貫通東(dong) 西,輻射南北,作為(wei) 世界上內(nei) 河運量大的黃金水道,支撐著長江經濟帶的發展。
 
    大壩築成後,上下遊的水位階梯高可達113米。船隻想要通過,有兩(liang) 種途徑,一種是分五次逐漸減少落差的五級船閘,另一種就是升船機。前者往往需要三四個(ge) 小時,排隊甚至需要一周;後者用時不過1個(ge) 小時。所以升船機是快速過壩的方式。
 
    在升船機100多米的塔柱頂端,一群平均年齡隻有29歲的運營維護師緊盯屏幕。他們(men) 陪伴在升船機漫長的修築過程中,又在時刻保證它的運轉。

直擊現場:揭開三峽工程“後的謎底


 
大船“爬樓梯”,小船“坐電梯”
 
    長江水利委員會(hui)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覃利明開了個(ge) 玩笑:“客船過五級船閘,人在裏麵都要‘長毛’了;用升船機可以看看風景,一下子就過去了。”
 
    運輸遊客和生鮮貨物時,船隻可以選擇更快捷的“電梯”——升船機。三峽升船機過船規模為(wei) 3000噸級,相當於(yu) 2000輛家用小汽車,抬升設計高度可以達到30層樓高。
 
    升船機被稱為(wei) 三峽工程“後的謎底”。它是世界上提升高度高、提升重量大、技術難度和規模的齒輪齒條爬升式全平衡垂直升船機。
 
    從(cong) 超級工程的開工建設到大國重器的投入運行,塔柱裏每一層的每個(ge) 角落都留有青春足跡。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升船機管理處技術主管李然今年39歲,他剛來時,望著這個(ge) 龐然大物,感覺像個(ge) 迷宮。
 
    那一年,他的同事李明在塔柱裏待了103天,沒有電梯,50層樓一天上上下下就得8趟。沒有照明,黑暗裏光源全部來自頭燈和手電,刺耳的噪音和刺鼻的氣味始終環繞周圍。即便如此,作為(wei) 三峽升船機的運行單位,在建設階段,需要提前摸清這個(ge) 毫無先例可循的“大家夥(huo) ”的脾氣秉性。
 
    他的另一位同事龔國慶每天穿梭在泥濘的船廂施工現場,拿著鋼尺,對照圖紙,不放過任何一個(ge) 對零器件“體(ti) 檢”的機會(hui) 。“咦,尺寸怎麽(me) 對不上?”反複驗看圖紙計算後,龔國慶將心中的疑問反映給了施工單位,“設計單位覺得你們(men) 竟然挑我們(men) 的錯,有些不可思議。”李然說,“事後證明我們(men) 是對的。”
 
    李然解釋道,他們(men) 的工作不是坐在控製室裏按個(ge) 按鈕、握個(ge) 遙控器就行。對三峽升船機的設備參數、調試方法、故障排除,要做到心中有數。“每個(ge) 機組都有檔案,像個(ge) 病例。平時把數據存儲(chu) 在腦裏,看運行圖就像醫生看心電圖一樣。”
 
    遇到突發狀況,他就需要給設備進行“體(ti) 檢”。有一次測試過程中,升船機突然不動了,龐然大物停在頭頂,李然迅速在8000多個(ge) 控製點中篩選出“病灶”所在位置,僅(jin) 花了5分鍾就解決(jue) 了問題。

直擊現場:揭開三峽工程“後的謎底


 
升船機上的年輕麵孔
 
    這兩(liang) 日,三峽突起大風,升船機上遊*道大量漂浮物逐漸向船廂“襲”來。升船機管理處的幾個(ge) 年輕小夥(huo) 趕緊聯係清漂船舶,同時決(jue) 定親(qin) 自上陣。
 
    升船機上下遊航槽狹窄,江麵漂浮物一旦進入航槽將“直奔”船廂,影響船廂門、臥倒門以及各類閥件、傳(chuan) 感器等設備,造成設備的卡阻、磨損,嚴(yan) 重時可能會(hui) 造成停機故障,影響升船機的正常運行。
 
    為(wei) 了保障升船機安全、平穩運行,小夥(huo) 子們(men) 主動承擔了船廂清漂的工作,一場與(yu) 江麵漂浮物的“攻堅戰”就此打響。升船機運行過程中的每個(ge) 廂次,小夥(huo) 子們(men) 除了要監護船舶進出廂外,還需要及時打撈跟隨船舶漂進船廂的漂浮物。
 
    客船駛來了,船廂與(yu) 上遊航道水位齊平,關(guan) 閘門,船隻進入承船廂。驅動機構啟動,齒輪沿齒條爬行,船廂勻速下降,運行至下遊航道水位時停止,閘門開啟,船隻駛離船廂。
 
    整個(ge) 過程中,廣播聲不斷響起。“你可以再往前上5米,工作人員會(hui) 協助你們(men) 係纜!”李然告訴中國青年報·中青在線記者,看到前方如懸崖一樣的落差,會(hui) 形成巨大的視覺衝(chong) 擊,加之船與(yu) 兩(liang) 側(ce) 牆壁離得很近,即便是經驗豐(feng) 富的船長也可能操作不穩。
 
    這時,集控人員會(hui) 同船方交流,三峽局海事部門還“私人定製”培訓班,手把手地教導船員如何通過三峽升船機。

直擊現場:揭開三峽工程“後的謎底


 
創新才能改變世界
 

    2016年升船機試運行時,李然就站在船廂裏。他心裏有數,反倒沒什麽(me) 緊張情緒,更多的是興(xing) 奮,“工作了這麽(me) 多年,總算到了出成果的時候。就像開了家餐館,沒人來吃飯很沮喪(sang) ,現在終於(yu) 開門迎客了”。
 
    遊客經過三峽升船機時,總是會(hui) 響起驚呼聲。“好大啊!”“你看!那個(ge) 東(dong) 西在轉”……遊客的叫聲越大,李然越自豪,“以前是冷冰冰的大壩,現在人們(men) 坐著*zui大的‘電梯’,是在跟升船機互動”。
 
    在崇尚科技是生產(chan) 力的年輕人眼裏,創新是改變世界的必由之路。李然組建了科室裏的科研團隊,在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組織模擬、實驗開發,因地製宜摸索出一套與(yu) 三峽升船機相匹配的船舶安全檢測係統。
 
    比如,船舶進入升船機船廂時,在速度和吃水方麵有著近乎苛刻的規定。他們(men) 通過實踐做到實時監測情況,運用整個(ge) 團隊的集體(ti) 智慧編製出《三峽升船機運行操作規程》《三峽升船機維護規程》,為(wei) 三峽升船機試通航期的運行維護提供了科學依據。
 
    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,三峽船閘2004年貨物量為(wei) 3400多萬(wan) 噸,2011年貨運量達到1億(yi) 噸,提前19年達到設計能力。2015年,船閘貨運量已增長至近1.2億(yi) 噸。升船機的使用為(wei) 疏解航道起到重要作用。
 
    三峽工程於(yu) 1994年正式開工,升船機卻由於(yu) 技術複雜等原因,1995年緩建。三峽建設者們(men) 經過反複論證和方案比選,2003年決(jue) 定將原設計的鋼絲(si) 繩卷揚提升方案改為(wei) 現有方案以提高升船機的安全可靠性。2007年,續建工程正式啟動。
 
    參與(yu) 項目的覃利明說,在論證之初,有的老說“我們(men) 等不及了。”後來,有的老相繼去shi,沒能看到升船機完工的那一天。好在有年輕人的接力,讓世界上大的升船機能順利起航。

 

信息來源:中國青年報        信息整理:betway必威游戏

點擊這裏給我發消息
點擊這裏給我發消息
電話:
021-666305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