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三五”電力結構或將大變 2020年風電裝機翻一番?
在全麵深化改革和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,電力“十三五”規劃需要解決(jue) 未來5年行業(ye) 轉型升級和體(ti) 製改革的重大挑戰。
中國電力行業(ye) 發展正處於(yu) 大轉型的關(guan) 鍵時期。一方麵,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深度調整和轉型階段,全社會(hui) 用電需求增速下降,傳(chuan) 統火電發展遇到環境和消納雙重製約;另一方麵,中國已經成為(wei) 規模zui大的風電和光伏市場,以光伏、風電為(wei) 主的可再生能源仍將迅速發展。
“十三五”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推動能源消費、供給、技術、體(ti) 製四個(ge) 方麵的革命,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達到15%。
這個(ge) 目標之下,諸多難解之處尚需破局:新能源發展還較多依賴財政支持,社會(hui) 爭(zheng) 議較大的內(nei) 陸核電重啟、特高壓電網建設路徑有待相關(guan) 部門進一步統籌規劃。同時,棄風棄光等長期製約新能源發展的老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(jue) 。
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鄭柵潔表示,“十三五”電力規劃圍繞調整優(you) 化轉型升級展開,將調整電力結構,優(you) 化電源布局,升級變電網,增強係統調節能力。顯然,或將近期出台的“十三五”電力規劃在強調發展目標的同時,調整結構、補齊短板將會(hui) 成為(wei) 重頭戲。
記者對於(yu) 這些熱點話題一直保持高度關(guan) 注,並結合各方人士從(cong) 經濟、技術等不同領域給出的訴求和解決(jue) 方法,推出了這組“問計電力‘十三五’”的報道。
電力結構或將大變
在經濟新常態下,中國電力行業(ye) “擴張保供”的傳(chuan) 統發展模式正在發生革命性轉變——例如被強力壓縮的火電行業(ye) 。這也是“十三五”電力規劃區別於(yu) 以往任何五年規劃的特點之一。
“十三五”推進電力供給側(ce) 結構性改革,關(guan) 鍵是要有效控製煤電新開工規模,優(you) 化增量結構。這亟須國家層麵通過規劃建立新的遊戲規則,依法依規進行統籌平衡和總量約束。
已經明確的消息是,“十三五”前兩(liang) 年將暫緩核準新建煤電項目,後三年根據國家總量控製要求,合理安排分省新增煤電裝機規模。未來5年,中國煤電投產(chan) 裝機控製在10.5億(yi) 千瓦左右。根據國家能源局對2019年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的結果顯示,即便到2019年,能夠新建火電的省份也僅(jin) 僅(jin) 4個(ge) 。火電“急刹”已成為(wei) 必然。
與(yu) 火電命運截然不同的是,“十三五”期間中國風電、光伏、水電、核電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,將成為(wei) “十三五”電力規劃的一大亮點。
據悉,國家能源局已初步考慮,在“十三五”電力規劃中將2020年風電裝機目標確定為(wei) 2.5億(yi) 千瓦,相當於(yu) 在2015年基礎上翻一番。光伏裝機目標則更為(wei) 宏大,到2020年計劃實現總裝機1.5億(yi) 千瓦的目標,這是截至2015年中國既有光伏裝機總量的3倍。
水電是中國目前開發程度zui高、技術相對成熟的清潔可再生能源,在“十三五”期間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。期間,將建設西南大型水電基地。預計到2020年,我國常規水電裝機達到3.5億(yi) 千瓦左右。核電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,預計到2020年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(wan) 千瓦,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(wan) 千瓦以上。
*重要的是解決(jue) 問題
中國能源生產(chan) 和消費呈現典型的逆向分布特點,可再生能源也不例外。近年來,風電、光伏、水電迅速發展的同時,棄電問題日益嚴(yan) 重。國家能源局7月公布的數據顯示,2016年上半年,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917小時,同比下降85小時;平均棄風率21%,同比上升6個(ge) 百分點。
對於(yu) 核電來說,在全社會(hui) 用電量增速下滑的背景下,同樣出現了消納問題,裝機規模提升的同時,必須打破製約產(chan) 業(ye) 發展的消納問題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國家能源谘詢委員會(hui) 副主任、電力委員會(hui) 主任杜祥琬向記者表示,在追求發展目標和解決(jue) 當下行業(ye) 問題的選擇之間,“十三五”應該把解決(jue) 問題放在*,這是實現電力工業(ye) 可持續發展的根本。
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副處長李鵬表示,正在編製的“十三五”電力規劃對於(yu) 風電、光伏的規劃重點不是裝機量和並網目標,而是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重點解決(jue) 限電問題。結構和布局調整將成為(wei) “十三五”實現風電、光伏裝機目標,緩解棄光、棄風問題的重要舉(ju) 措。
對於(yu) 風電來說,政策指引向中東(dong) 部、南部發展將成為(wei) 明顯趨勢,到2020年,中東(dong) 部和南方地區陸上風電裝機達到6000萬(wan) 千瓦。單一項目裝機功率小,能夠就近接入電網在當地利用的分散式風電更受到特別重視,計劃到2020年,分散式風電裝機超過1000萬(wan) 千瓦。
光伏產(chan) 業(ye) 的變化將呈現“冰火兩(liang) 重天”。國家能源局擬在“十三五”大力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,在擬新增的1億(yi) 千瓦裝機中,分布式光伏將占到60%,超過6000萬(wan) 千瓦,而地麵集中式光伏電站發展規模將受到限製,
調結構補短板
在發展方向和結構調整之外,“十三五”期間,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相關(guan) 政策、深度挖掘電力係統調峰能力、加強抽水蓄能、燃氣電站等靈活條件電源的建設,實現風電、光伏的就近消納將成為(wei) 兩(liang) 個(ge) 主要的發力方向。而水電的消納同樣被提上議事日程,“十三五”期間將通過建設電網通道工程,把清潔水電暢通輸送到東(dong) 部和南部用電負荷地區,通過調度機製,顯著降低“棄水”比例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火電要任務是盡快釋放投資慣性,遏製投資建火電的衝(chong) 動。可喜的變化是,2016年上半年,火電投資同比已經下降6.4%。未來,還需要在政策的規範和指引下,迅速降溫。在無法依靠新增裝機發展的情況下,火電企業(ye) 未來如何發展是麵臨(lin) 的一個(ge) 新課題。深挖可再生能源發展帶來的市場機遇,為(wei) 電網提供調頻、調峰等輔助服務及擴大風電、光伏投資都將是趨勢。
值得一提的是,隨著電力體(ti) 製改革的進一步推進,售電業(ye) 務有望成為(wei) 火電企業(ye) “十三五”發展的主攻方向。多位業(ye) 內(nei) 人士表示,正在編製中的“十三五”電力規劃有望開創電力、係統、協調發展的新局麵,而風電、光伏、水電、核電等裝機顯著增加,火電調整經營發展方向,拓展售電領域等一係列舉(ju) 措帶來的市場機遇讓業(ye) 內(nei) 充滿期待。